坐飛機去西安,登機前在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里遇上前來送行的T3項目部(我司駐該航站樓有個保障服務機構)的同事,他們指著旅客休息椅說:前兩天有旅客的小孩不慎把小腿夾在了椅子之間的縫里了,我們趕快過來將椅子該卸的部位卸下來,孩子轉危為安。
我心里一驚。且又一喜。
且又很慰藉、很充實、很自豪、很引以為榮的那股心氣,鼓勵著自己走在T3航站樓的旅客通道上??傊?,有點自我感覺良好什么的,那神情仿佛T3是自己家的。其實,狗屁。我樂什么啊樂?!一時自己也摸不清自己犯了哪門子傻氣。
我試圖用理性的皮鞭抽打幾下自己失律的情緒??墒?,好像,哎,真的無效。
算啦,不是說思想的旅行不需要護照嘛,樂就胡亂樂一下,何妨。還用“誰的潛意識不胡亂游走呢”作為釋懷的理由在那兒自慰哩。
這一頁就翻過去了。
上了飛機,乘務小姐(據說現在改稱小妹啦,忌稱小姐)遞過來報紙,就接著讀起來。說:邁克爾·杰克遜死了。還說:美國出動1400名警察維護死者追悼會的秩序。且又說……算了,總而言之,動靜老大呢。
老邁先生死了都這么大動靜,活著的時候動靜該多大呀。當然,老邁活著的時候確實動靜更“很大”。
這樣腦筋在老邁的事兒上游弋著,卻不知怎么著又把上一頁翻回來了:旅客的孩子轉危為安,俺就把T3當自己家了,樂的。邁先生這么大動靜,邁哥哥還不把全銀河系當成自己夜里起床不慎撒了一股兒尿水丟下的?
哦!這有點像意識流小說,亂乎乎的,都沒準兒了呢。再翻一頁過去。
至當日夜里,入住西安機場的賓館,又看電視。新聞好多。不贅。啊呀,又說邁克爾·杰克遜一生整容數次,直至面目全非,都為音樂和觀眾而為。還說:北京后海的歌迷們為老邁離世默哀三分鐘,其他國內各大城市也競相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我換了個頻道。
當然,我是個寡聞之人,老邁的演唱我一次也沒見過。即使聽過,也會成為麥當娜和麥當勞是兄妹關系的那個笑柄的受益人。
等不得再翻一頁的空兒,又從西安回到了北京。
在3號航站樓我禁不住駐足。這回好不容易才從意識流回到了現實:
巴爾扎克說:家庭當中常有這樣一類瘋瘋癲癲的事情,把播種當作收成,不等幸福實現先快活起來。這就是說我呢嘛。
其實老巴說的,又何止在家庭里呢?此類事在企業里也時時發生。人寧愿談論理想,卻很難面對現實;寧肯闊談理論三天以暢舒胸襟,不肯面對實際艱苦三分鐘以成就微??;寧肯宣揚正義主張,也未必真心踏實苦干。不是人們有啥問題,只是說比做容易得多。
有笑話說:有領導干部到鄉村視察,問地頭干活的老農說:你說啥叫社會主義?答:我看這社會就是這么個社會,主義(主意)自己拿。
笑余,這老農真的比很多會說“主義”的人差嗎?竊以為:也不盡然。在企業的機關里,有不少“主義”談得好的人,卻常常在面對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具體工作事務和細碎環節的現實時,無心盡力逐個解決它。這是企業里長不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解決之道應該是人人都要用行動講講具體主義。
據媒體稱,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是MJ(邁克爾·杰克遜)最有力的粉絲。老邁同志死一下,人們在想:誰還會用歌喉和舞蹈征服世界?可是,誰能像老邁一樣為音樂和舞蹈時時刻刻面對音樂的具體,舞蹈的具體?一生一世從未停歇?
所以,具體主義不夠,具體主義精神才夠。
在企業里,真正的具體主義精神,應成為企業文化的魂。
其實,像雷鋒叔叔絕不遜色于MJ;雷叔叔的事業更不遜色于MJ的MTV及其流行音樂之王(the King of Pop)之冠冕??蓵r下,人們或許更愿意記住老邁,卻不肯多惠顧雷叔叔的點點滴滴具體主義精神。所以,此文,難免有“討好”時尚之嫌,“討好”80后之嫌。
可是,我們更要對時尚說,對80后說:具體主義精神萬歲。在企業里,尤為如此。
于2009年6月27日零時18分
|